为官为人清正廉洁是根本,学习自古流传下来的廉洁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做人的道理。那么这些清正廉洁小故事,小编也整理好,推荐给大家学习。清正廉洁小故事1我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清正廉洁小故事2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清正廉洁小故事3廉洁是中国传统之一,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我看了一个关于毛主席的故事,1932年,红军打仗到漳州。他的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一天早上,警卫员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了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读到这里时,我感受到毛主席是多么的廉洁呀,平时我的袜子只要烂了一个小孔我就不会穿了,可是毛主席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但他还说袜子是好的。而且主席一边说着,神情里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我还了解到毛主席行军中唯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那时的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换新的。现在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但毛主席还是那样的廉洁,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读了毛主席的故事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廉洁的人,多珍惜一些已有的东西,例如我们穿的衣服、学习用具和物品之类,即使有些破了、坏了,请不要轻易丢掉它,缝补或修好之后还是可以用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向毛爷爷学习,一起秉承和传扬他廉洁的美德吧!清正廉洁小故事4白居易怒打行贿人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清正廉洁小故事5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清正廉洁小故事6清康熙初年,原广西罗城县令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清正廉洁小故事7清廉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兴国安邦之源,是社会道德规范,是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今天我就认真地读了《于谦清廉故事》,读了后很有收获。于谦,可以作为是清正廉明的代表了。他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着,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嘱咐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正直,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了个罪名,撤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小学生要学习于谦的,要有高尚的品德,做一个真人,才能为我们祖国争光。千万不要学腐败者,因为那些人是我们的耻辱,比如康慧军、潘玉梅等,虽然一时得意,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廉洁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儿,是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将来,我们要向于谦学习,要像他一样,做一个两袖清风的人,做一个真人。我们要经常告诫自己,要廉洁自律,同时还要敢于同违反廉洁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是,看看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同学对廉洁是不值一提的,他们就缺少一颗廉洁之心。个别同学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装大方,买东西大手大脚,不比学习比玩具……我们要让于谦廉洁正直的品格永远在我们心中扎根。清正廉洁小故事8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清正廉洁小故事9隋朝时,赵轨曾任齐州(今济南市)别驾,东面邻居家有桑树。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红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满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给邻居,并告诫儿子说:“我并不是要以此来求取名誉,只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会不安。”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绩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奖,被征入朝任职。离开时,父老乡亲们都洒泪送别。一位长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颤巍巍地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非常感激,接过杯水,一饮而尽。后来,赵轨任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司马,注意严格约束部下,对百姓秋毫无犯。有一次,赵轨领人结队夜行部下不小心,马踏入田中,踩坏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进。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赔偿了损失后才率队起程。原州的百姓、官听说此事后,无不感动,并从此以赵轨为榜样,注意自己的操行。清正廉洁小故事10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清正廉洁小故事11说到廉政故事,不得不提余杭文化名人丰国需。今年58岁的丰国需,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他18岁开始创作故事,迄今发表故事作品300多篇,共100余万字。喜欢写故事的丰国需分别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三级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和主席。他在塘栖古镇创办的故事沙龙,是中国第一个民间故事创作团体。为了推动故事创作不断发展,他还创办故事派对网站和网络新故事创作培训学校,免费在网上教学。故事,来自民间的“草根文学”,群众喜闻乐见,很接地气。故事能教人甄别是非功过、辨别善恶良莠,如果搭上合适的载体,激发的正能量不言而喻。2005年底,浙江省作协一位副秘书长应邀参加浙江省纪委召开的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专门提出将故事创作列入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浙江省纪委采纳了这条建议,决定以“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的方式推动廉政故事发展。于是,丰国需和他的团队接受余杭区纪委的邀请,开始为廉政文化“量身创作”。从2006年至今,余杭区纪委书记换了3任,开展廉政故事征集和宣传的活动始终没有放松,愈搞愈红火。故事的创作队伍从起初的50余人,扩大到现在的近400人,不少机关、镇乡干部也参与到创作当中,以故事“日三省吾身”。故事的演出场地从机关到社区、从工地到学校、从图书馆到电视台演播厅,廉政故事的听众从十多人到几百人再到场场爆满,“粉丝”从老百姓到领导干部再到慕名而来的文人学者,题材从廉洁说起直至社会无所不包。遇到一些专场,廉政故事的拥趸们甚至有些“疯狂”。余杭的廉政故事火了,跳出了区域界限,走向了上海、华东乃至全国,成为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张“金名片”。7年来,余杭连续承办三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征集作品累计6751件,144人获奖,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清正廉洁小故事12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求清正廉洁小故事?过2天就要!
廉洁小故事1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2、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6、 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7、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8、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9、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10、省委书记自定菜单一九九六年初,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带省委调查组到花垣县进行调查时,随身带着一份自定菜单:一荤一素一汤。 每到一地,他就亲手将菜单交给负责同志,反复叮嘱按菜单备餐就连元宵节那天,也不例外。 他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当地的干部讲廉洁。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 】1、“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 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 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 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 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 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 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2、“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 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 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 ”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3、“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 ” 1960年,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精减多余职工。 为了安排好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周总理绞尽了脑汁。 在一篇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总理在“对被精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亲笔加上“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重点强调领导机关的责任。 在文件草稿中讲到精减职工的安置办法时,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 在他的关怀督促下,全国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4、“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 ” 1962年初,中央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 大会期间,周总理参加福建省的小组讨论会。 当听到下边的同志反映强迫命令、浮夸、讲假话等坏作风给工作和党群关系造成的危害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地说了一段切中时蔽、感人肺腑的话。 他说:“这几年来,党风不纯,产生了浮夸和说假话现象。 我们要提倡说真话。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大家都说假话,看领导的颜色说话,那不就同旧社会的官场习气一样了吗?……你们说假话当然不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压你们。 ”接着,总理又强调指出,要提倡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 他说:“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这四句归纳起来就是实是求是。 ” 5、“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 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 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清正廉洁小故事
清正廉洁小故事:
一、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 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
“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 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
二、杨震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三、吴隐之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四、王义方
王义方被任命为晋王府参军,弘文馆特进。 魏征特别赏识他,想将自己内侄女许配于他。 以魏公盛德之人,赫赫之光,苟有得其鉴拔,鲜不震而惊之以为奇遇?而王义方却出人意料,竟然婉言辞谢。 没两年,魏征病逝,王义方十分悲痛,又主动去就这门亲事。
人们困惑不解,便问王义方:宰相在世时,权位显赫,别人巴结唯恐不及,而他主动向你提亲,这是千载难遇的上进机会,你却坚决辞谢。 今日宰相去世,魏家门庭冷落,你却去就这门亲事,这是为什么呢?王义方感叹地说:“过去不娶,是我不愿依附宰相的权势;现在娶了,是我感谢他对我的知遇之恩。 ”
五、姚崇
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 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 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 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 ”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
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 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 ”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 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 ”
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 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 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适合小学生廉洁的故事
适合小学生廉洁的故事
一、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吧。
解读: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见得到的宝物可以被称作宝物,但是看不见的廉洁也可以被称为宝物,要摆正心态,固收高洁的心态。
二、俸银八两
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 “永不加赋”是他的理念,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廉洁好官。
解读:清廉是古代仁人志士的应有之义,值得效仿学习。
三、八十贯绞
海瑞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 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 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
解读: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四、两袖清风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
解读:两袖清风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以为金钱就可以代替一切。
五、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有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解读:一个清廉的人必然有清廉的家风,陶侃就是由于受到母亲的教育才感到了羞愧。
六、悬鱼太守
羊续是东汉时期大臣、廉吏,历任扬州庐江郡太守、荆州南阳郡太守。 当时人称“悬鱼太守”。 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送他两条大鲤鱼,羊续婉言辞谢。 府丞把鱼往案上一搁,转身就走。 于是,羊续把那府丞送来的鱼高悬于官衙中,以示拒贿。
解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金钱名利收买的,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境界,做一个不忘初心、坚持清廉的人。
七、范仲淹教子节俭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在结婚前夕对婚礼大操大办不敢妄想,他最后决定只买两件稍微好些的衣服,这样于父亲妻子两边都能说得过去。 于是,范纯仁壮着胆子交给父亲审定。
范仲淹立即板起了面孔,说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这与节俭有什么矛盾?我又怎能用公家财产去满足私欲的?”范纯仁满面羞愧,立马向父亲道歉。
解读:公家的财产不是可以随便被个人使用的,公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学生一定要从小明白这个道理。
八、杨继宗拒绝行贿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有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
解读: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杨继宗就是这样的民之表率。
爱网站 来源链接:http://www.aw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