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朗基诺

海伦·E.朗基诺(Helen E.Longino),美国科学哲学家,斯坦福大学Clarence Irving Lewis哲学教授,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生物哲学、社会认识论、女性主义等,是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有《研究人类行为:科学家如何考察侵犯与性》(2013),《知识的命运》(2002),《科学作为社会性的知识:科学研究的价值与客观性》(1990)。

海伦·朗基诺(Helen E. Longino)三十年三本论著,一以贯之地将科学知识论问题的研究推向哲学分析与论证的深处。2016 年,朗基诺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而且,还当选为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副主席(2016—2019)。这些荣誉体现了朗基诺在美国乃至世界学界的学术地位。

《人类行为研究:从科学到哲学》是朗基诺2013年出版的第三部论著Studying Human Behavior: How Scientists Investigate Aggression & Sexuality的中译本,原书于2014 年获得美国女性主义哲学最佳图书奖。作者从跨学科视域和多元进路出发,试图超越关于人类行为究竟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这两种对立观点之间的争论,详细地揭示了关于人类行为研究的经典行为遗传学、分子行为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社会环境等进路各自回答的问题类型、方法论预设、适用范围和基本假设,然后,从认识论框架、知识类型、实际目标出发,论证了一种无个体的社会认识论立场。

本书值得推荐给遗传学、神经科学、科学哲学、行为学、心理学等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成素梅2022 年6 月6 日 于上海松江“静心阁”

我认为,科学的探索和知识是社会的。哲学探索也是如此。在此感谢所有与我一起经历这场冒险的人。

理解人类行为的努力有多种形式。哲学家已经论证了意志(will)的范围和本质:意志是自由的吗?或者,我们的选择是超越我们意识的自然事件的结果吗?我们对人类的行动(action)和行为(behavior)的常识性理解能够与我们对物理世界如何运行的理解相一致吗?小说家和剧作家审视了角色、处境、行动和结局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研究进化史,来揭示独特的人类行为形式的出现,以及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来理解行动的神经基础。他们研究孩子养成习惯和性格的家庭氛围与教学环境,来理解社会环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研究家族内的相似性,来理解共同的基因对性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提出从此类研究中获得理解的各种整合方式。在这些领域内,任何一个领域所考虑的观念与另一个领域所考虑观念的拟真性有关,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哲学的、创造性的与科学的探索完全是独立进行的。尽管存在这种独立性,但我们在设置机构、选择政策和采用治疗方法时,依然尽可能地把通过科学研究了解的情况置于优先地位。

既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进路是多样的,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种进路来了解情况呢?我们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方式,假定了怎样的科学知识的本性呢?正如人们对意志本性的质疑由来已久一样,关于人类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质疑,也显而易见,同样古老:我们人类是先天(nature )的产物,还是后天(nurture)的产物?我们将在本书[《人类行为研究:从科学到哲学》,(美)海伦·朗基诺(Helen E. Longino)著;张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3;全文同]中探讨对这一问题的更加精练的各种提问方式。这个问题,虽然很不精致,但却激发了公众和媒体对行为学研究的兴趣。其特点也在观察人类行为的不同研究进路之间形成了总的关系模式。

在本书中,我考察了以某种方式参与争论的一组研究进路,来理解它们的认识论结构(研究方法、假设、基本概念)、它们提供的知识种类,以及被视为是它们所能促进的实际目标。与近期研究该主题的许多作者不同,我并不以参与先天/后天之争(nature/nurture debate)为目标。专注于这种二分和喜欢偏向某一方的研究,分散了研究者和公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关注有关人类行为的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在解决我们希望通过科学来帮助解决的实际关切方面,同样有价值。

我的考察是根据我在较早著作中所论证的对科学探索的社会认识论的描述得出的。这种哲学描述将科学知识视为不同视角之间批评互动的结果,也是以实验为依据来剖析给定主题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对研究的哲学评价,应该涵盖所有的研究进路,才能对其中的任何一种进路作出评估。这使得分析者可以看到所收集的全部数据、所考虑的假设范围,以及根据哪些数据能获得与这些假设有证据相关性的假定。虽然在一些情况下,一种进路可能会比另一种进路在经验上更成功,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质疑可能会支持多种可行的进路,而每种进路都会产生一些知识。这时的问题就不再是哪种进路最好或更好,而是每一种进路,在肯定的结果和对其他进路的批评视角方面,为我们对特定现象的整体理解,做出了什么贡献。这种多元进路的开放性构成了哲学的多元论。

我研究的主题是对行为的经验研究。我提出的问题是,通过经验考察,我们对人类行为获得哪些认知。我考察了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进路(class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es)、社会-环境进路(social-environmental approaches)、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进路(neuroanatom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es)以及试图把上述进路中所研究的诸因素整合起来的几种进路,最后还有我所称之为群体或人类生态学的进路(population or human-ecological approaches)。经验研究必须有一个能够被观察和度量的对象。行为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无法构成研究的主题。经验研究着眼于特殊行为,以允许度量的具体方式来进行操作。我分析了关于两类行为的研究:攻击行为和性取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出于方便和历史的考虑:这些研究是我较早著作中的部分主题,因而我比较熟悉。但是,这两类行为也是科学和社会领域都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已有许多关于各种研究进路的代表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足够的资料,使比较分析具有可行性。此外,在完成本项目的过程中,我特别深信,理解关于这些行为研究的结构,为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设置机构时依赖科学研究的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的社会认识论立场,支持了对给定现象或现象范围的多重科学进路的存在性,作出多元论的回应。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通过总结各种进路的理论/概念框架,给出在这个框架的支持下开展研究的一些事例,明确问题、目标、方法、范围、限度和各自固有的假设,来揭示五种进路中每一种进路的结构。这种分析是通过研究报告、研究评论和元分析以及批判性的评价进行的。概括性的一章汇集了每种进路的主要结论,消除了这样的观念:存在着一种经验方法,来解决不同进路的支持者之间的争执。每种进路都产生了各自的问题集,不同形式的数据,借助不同的假设,对问题集给出明显不同的回答。尽管在不同进路中支持的某些假设似乎是矛盾的,但这种冲突并非或并非总是能够诉诸证据来解决的。相反,最好将分歧理解为进路之间的冲突。

本书的第二部分包括三章主体内容,分别对这种综合分析所引起的认识论的、本体论的和社会的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在第8 章,我认为,按照目前的结构安排,这些进路通过消除或还原同化,既无法得到整合,也无法被简化为一种。每种进路都以独特的方式刻画了自己的领域,从而排除了由它们之间的辩论所引发的相互评价。每种进路都提供了部分知识,以我所说的因果关系的独特刻画为条件。我的多元论分析力图确定每种进路所能提供的知识类型。与已经在这些研究领域著书立说的许多其他哲学家不同,我不是试图对这些进路作出评价,或者,论证一种进路优于另一种进路。我们通过尝试解决研究环境的复杂性问题,比偏袒某一方,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实际上,在前一项任务中用到的哲学工具可能比在后一项任务中用到的哲学工具更好。

对认识论议题的分析只是理解这项研究的一部分。尽管这些进路所研究的构成原因的因素或说明的因素是不同的,但它们却共享了待说明项这个概念:它们试图说明的现象,即一般行为概念和经验研究关注的特殊行为概念。在第 9 章,我分析了所考察的研究感兴趣的特殊行为的实施方式和概念化方式,并将这一分析置于关于行为的一般概念的哲学思考的域境中。我这里的要点是,关注这些概念中的不稳定性,既有特殊的,也有普遍的,关注行为的价值灌输(valueinfused)特征,以及关注采用不同的行为概念作为我们的待说明项所带来的后果。

正如已经确定的那样,关于行为的科学研究引起了实验室以外的广泛兴趣。智力和认知、攻击行为和性取向行为都是公众、决策者以及教育、社会福利、心理治疗和刑事司法系统的工作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本书最后的实质性的一章,当我讨论攻击行为和性取向的研究工作对我们如何思考相关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时,这些影响会更加具体。对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网络的刻画,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如何识别知识的消费者?谁真正关注这种研究?他们通过什么手段进行研究?我们如何确定这种研究融入他们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态度的方式?作为评估这项工作的陈述和吸收的第一步,我引证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文章,评论了研究者本人对自己工作的通俗表达,考虑了科学记者的报道。我认为,这种传播链的狭义结果与更广义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各种需求和价值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抵挡要求研究更完备和更细致的挑战。

本书所提出的新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对关于可能原因空间的具体思想的研究具有可靠性。书中所分析的每条进路都潜在地受到可能原因空间的特定子集的约束,也就是说,这些进路致力于只是分辨出一组特定的构成原因的因素,而不是所有可能构成原因的因素。我最终认为,研究的所有进路都对它们试图理解的现象提供了部分说明,但都没有提供对现象的完整解释。最后,我使用经验方法来探究这些进路之间进行批判性互动的程度,以及它们被纳入更大的社会和文化域境中的方式。

本文摘编自《人类行为研究:从科学到哲学》[(美)海伦·朗基诺(Helen E. Longino)著;张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3]一书“第1章 导论”“中文版序言”“译后记”,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

Studying Human Behavior:

How Scientists Investigate Aggression & Sexuality

ISBN 978-7-03-077750-8

人类行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究竟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这是争论已久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立足于跨学科视域,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本书系统分析了人类行为研究的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系统理论以及社会学等进路,从认识论框架、知识类型、实际目标出发,论证一种无个体的社会认识论立场。全书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之间复杂关系的剖析与澄清以及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对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具有方法论启迪,对深化社会认识论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专业品质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科学品位

欢迎关注科学出版社,一起阅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