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姓皇帝一共36位

不是,姓韦的皇帝只有两位,分别是韦景载和韦银豹。其中,韦景载是南汉高祖刘晟的儿子,被 封为“桂王”,但并没有被立为皇帝,他在南汉高祖刘晟去世后曾短暂地接管了南汉朝政;而韦银豹是明朝弘治年间广西古田一带的壮 族人,起 义失败后被 杀。


韦这个姓氏的来历

姓氏源流得姓始祖元哲,为彭祖四世孙,彭祖为颛顼四世孙,颛顼为黄帝二世孙。 这样,元哲为黄帝十世孙,故韦氏数黄帝子孙。 与钱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于商代初老旅年,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 少康为夏帝时,封大彭氏国支孙元哲于豕韦(今河南省滑县),并建立诸侯国,成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 豕韦国又称韦国,夏末时被商汤所灭,韦国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国名韦为姓,遂成韦氏。 韦(Wéi 韦)姓源出有五: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姓。 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 ”又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豕韦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韦氏。 史称韦氏正宗。 这就是河南韦氏。 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 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险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3、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 据《汉书·西域传》所载,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4、出自赐姓而来。 据《唐书·桓彦范传》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韦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韦氏。 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罩禅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 依资料记载,其早期的播迁始于汉朝:汉楚王太傅韦孟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省);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 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 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 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物含尘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韦 孟: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西汉诗人,精于鲁诗,曾任汉楚王太傅。 他的子孙传到韦贤,五世都是邹、鲁的大儒,当时,为诗并有韦氏之学,足见韦氏一门诗学的造诣之高。 韦 昭:三国孙吴云阳(今陕西省泾阳县)人,为当时著名学者。 少时好学能文。 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 西元258年,孙琳废孙亮,立孙休为吴国皇帝,改年号永安,昭立五经博士而创设国学,开南京设国家中央学府之始,为古代南京大学之起源;韦昭官拜中书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国子学。 西元264年孙休亡,孙皓即位,韦昭封高陵亭侯,担任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 后为孙皓所害。 韦 睿: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齐末为上庸太守,梁时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护军将军等职。 因其多次率军大败北魏军,被魏人称为“韦虎”。 韦 叟: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南朝镇军将军。 善相术,给后来的宋武帝看相,看能否得州官。 韦叟当面说宋武帝当得边州刺史,暗中又悄悄告诉宋武帝说:“君相贵不可言”。 韦 坚:字子全,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人,曾任长安县令,以才能卓越、办事精干而闻名。 继擢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 在任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期间,当时运进长安的江淮粮食财帛均经渭水,水浅滩多,运输十分困难。 韦坚在汉漕渠和隋广通渠的基础上修筑运渠,在咸阳修建兴城堰,引渭水入渠。 横穿浐水和灞水,沿渭水向东直抵华阴永丰仓附近,又入渭水。 渠成后每年运粮200余万石,提高效率10余倍。 韦 偃: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省),生卒年不详。 官至少监。 善画鞍马,传自家学,远过乃父,与曹霸、韩干齐名。 用点簇法画马始于韦偃,常用跳跃笔法,点簇成马群。 其《放牧图》画人一百四十余,画马一千二百余匹。 唐张彦远谓:“居闲尝以越笺点簇鞍马,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 ”韦偃得曹霸画马之神,得韩干画马之形,形神兼而有之。

韦姓历史名人

韦姓历史名人有:韦曜、韦思谦、韦处厚、韦应物、韦悫等。

1、韦曜

三国时期人,史学家、官员,代表作品有《吴书》。 204年出生于吴郡云阳,273年去世。 少时好学,善于作文。 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 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

2、韦思谦

唐朝人,父子三人皆至宰相。 611年出生于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689年10月16日去世。 永昌元年(689年),去世,时年七十九岁,追赠幽州都督,图形凌烟阁。 其子韦承庆、韦嗣立皆至宰相,尽心辅佐皇帝,得到时人称赞。

3、韦处厚

唐朝人,773年出生于京兆府万年县,828年去世。 韦处厚酷嗜文学,笃好典籍,藏书至万余卷,并且多手自校勘书籍,世称善本。 著有《六经法言》《德宗实录》《宪宗实录》《大和国计》《翰苑集》等,多已佚失,《全唐文》录有其文。

4、韦应物

唐朝人,诗人、文学家。 737年出生于长安,792年去世。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 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

5、韦悫

唐朝人,韦悫(生卒年不详),字端士,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朝大臣,驸马都尉韦保衡的父亲。 唐文宗时期,进士及第,历任节度使幕僚。 唐宣宗继位,迁礼部侍郎,负责科举选才。 出任武昌军节度使,病逝于任上。

韦姓皇帝一共36位?

不是,姓韦的皇帝只有两位,分别是韦景载和韦银豹。 其中,韦景载是南汉高祖刘晟的儿子,被 封为“桂王”,但并没有被立为皇帝,他在南汉高祖刘晟去世后曾短暂地接管了南汉朝政;而韦银豹是明朝弘治年间广西古田一带的壮 族人,起 义失败后被 杀。